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官方网站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意义十篇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实现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体育锻炼的各种形式来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能够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而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的含义至少包含4个维度:认知维度、情绪维度、人格维度和社会适应维度。
中学生正处在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青春适应期。众所周知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的影响下,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显著和突出。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青少年学生日益显露出来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身心健康是健康的身体和愉快正常的心态。也就是说既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的繁重工作;又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做到自知自觉,既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感到欣慰,保持自尊、自信,又不因自己的缺点感到沮丧自暴自弃。学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得以重视,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使其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塑造优良的道德品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旨在通过对其心理的调节和指导,提高其心理素质,进而完善品德的发展。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所以开展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社会心理环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动力。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品格发展,提高道德水准,净化社会风气。
在体育教学中,让他们从项目中获得乐趣与享受。但是同一种活动与锻炼方法,对有些人的情绪可能起积极作用,对另些人起到消极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项目进行锻炼,使锻炼能对心理有积极的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有氧练习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心肺功能、肌肉耐力促进肌体各组织器官的协调运动,还可以降低焦虑、降低抑郁、调节情绪、增强自信心和心里稳定性。选择一些有氧运动的体育项目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很有必要性的。如健美操和慢跑等运动对改善中学生生活与学习所产生的焦虑和抑郁,对自我观念的增强,对精神压力的耐受力增高都有积极的作用。
体育锻炼的方式选择回避人际竞争的活动有利于积极健康的情绪。这种锻炼方式之所以能加强身体活动的心理效益理由之一就是,非比赛性的身体活动不会使参与者因失败产生消极情绪,对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的中学生,失败过多会减损很多有益的情绪,如兴奋、自我效能、自豪感、成就感、胜任感和控制感等。因此,体育教学中要注让学生能通过体育锻炼感受到成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心理能够健康的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在锻炼时兴趣的保持,不要因为长期的从事某种锻炼而抹杀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退出锻炼。
摘要: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达到增进身体健康、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的活动。而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体育锻炼对增进这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锻炼如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这里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体育锻炼是促进学生健康的重要手段。
身体健康是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体育活动可同时促进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的发展。
1、体育锻炼可促进学生身体形态的发展。身体形态就是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身体形态一般是由长度、围度、重量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的。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使骺软骨的细胞正常增殖,促进骨骼的生长速度加快,从而使身体长高。虽然身高主要受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但初中生的身体都还处于快速发育期,可塑性较大,因此积极合理地参加体育锻炼,身高增长幅度明显高于不经常参加活动者。
2、体育锻炼可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生命活动。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使呼吸肌的力量增强,胸廓运动的幅度加大,还可以促进心肌力量增强,血管壁弹性增大。每周运动五次以上,每次不少于20分钟,就会影响到心血管系统,使心脏更加高效率地收缩,更多的毛细血管生长,动脉周围的肌肉变得更加有力。跑步、打球等活动使肌肉进行交替收缩和舒张,舒张的肌肉能获得充足的血液及氧气和营养物质,局部代谢的二氧化碳和乳酸也可及时被运走。这种运动为最大心率的70%(最大心率为220-年龄)的运动形式,不易出现疲劳,利于心血管机能的发展,从而改善和增强心血管机能。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体育锻炼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1、体育锻炼可提高抗挫折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经常进行体育活动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运动愉,运动愉是个体参加体育活动后所产生的满足、快乐、舒畅、振奋以及积极参与的感觉,是一种最优化的心理状态。运动愉是坚持体育锻炼的主要动力;而缺乏运动愉是学生放弃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只有具有良好的运动愉,才能提高抗挫折能力。同时在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征,是个性的重要组成因素,也是衡量人的意志坚强的标准。而体育锻炼对各种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体育锻炼可增强自信心。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是积极的心理品质。一个人的自信心是在克服困难、体验成功中产生的。体育锻炼是检验和培养自信的重要手段。一个自信的人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在活动中不断克服困难,挑战困难,挑战自我,增强自信心。
3、体育锻炼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生活中实践得来的。作为学生,他们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经过反复实践,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采取新方法、新形式,推陈出新。使学生始终能表现良好的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个体社会适应包括一系列自主的适应,通常表现为顺应、自制、同化、遵从、服从等具体的顺应方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其社会适应能力会提高。
1、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参加体育活动能满足人的交往需要,并使人的性格得到改善。所以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可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和娱心、健心等方面的功能。
2、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体育活动离不开集体,集体活动就需要合作,只有具备默契合作精神的集体,才能在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合作精神也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一种社会行为,学生只有在体育活动中对合作具有深切的体会才能理解这种社会行为的重要性。而竞争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特点,公平竞争是一切体育活动的基本准则,这一准则是体育活动存在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如果体育活动违反了这一准则,就会失去其意义和魅力。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竞争和体育活动中的竞争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对公平竞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3、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体育道德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胜不骄、败不馁,不畏强者,勇于拼搏、奋发图强、创新进取的精神。还能培养学生具有公平竞争的道德底线。在活动中光明磊落,用正当的方式,依靠自己真实的本领取胜。不应该用不正当的手段,搞小动作,违反活动规则。在活动中既要把对手当敌人,又要尊重对手,珍视友谊,把对手视为朋友。在集体活动中还能增强集体荣誉感,与同伴团结合作,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对于促进学生集体主义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体育活动对学生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在国际比赛场上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震撼是任何活动所不能比拟的,这种民族自豪感是体育活动对所有学生的最大贡献。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随着“健康第一”体育观念的进一步深入贯彻,大学生对体育健康越来越重视,体育锻炼及健康观念的“知行合一”逐渐成为培养健康意识、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通过对内江师范学院大学生健康观念及体育锻炼行为的调查分析,试图厘清大学生健康观念的建立和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为大学生正确认识体育及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习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内江师范学院880名2010级和2011级在校大学生,其中2010级440名,2011级400名,男生500名,女生380名。
问卷调查法:设计100道有关体育健康观念和体育锻炼行为方面的选择题,制成调查问卷,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回收问卷880份,其中有效问卷870份,有效率98.9%。
2.1.1健康观念的认知。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对健康观念的认知有差异,有88%的学生已经认识到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二年级的学生比一年级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观念要稍好一些。超过80%的学生对身体的生理健康概念认识不足,认为能吃能睡就是健康。38%的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视不足,与别人合作交流的动机不强,人际关系处理的不好。男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要好于女生。
2.1.2体育观念的认知。对体育的认知观念较为陈旧,60%的学生认为体育就是锻炼身体,男生对体育的认识不论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要好于女生,对体育的附带功能认识也要好于女生。32%的女生认为体育可有可无,偶尔锻炼一下就行,15%的女生认为体育锻炼会长肌肉,有可能变胖而影响形体美。
2.1.3体育意识的认知。超过70的学生没有终身锻炼的意识,参见体育活动仅仅是一时的兴趣爱好,或者是增进同学间友谊的一种手段。从调查中发现,75%的学生希望掌握一种或多种活动的技能,一些常见的诸如篮球、足球、太极等项目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欢迎。50%的学生对体育的社会意义和附带功能认识不足,没有完整而全面的认识体育。
2.1.4锻炼行为的选择。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锻炼方式的选择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的趋向:简单易行符合自身经济条件的锻炼行为;根据自身性格特点选择符合展现个性的锻炼行为;结合自身身体条件选择适合发挥优势的锻炼项目。
其中,第一种情况约占学生总数的25%,其选择简单易行符合自身经济条件的锻炼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受体育器材昂贵和场地使用费高等因素制约。选择第二种展现个性的锻炼行为的学生主要是性格因素所决定的,诸如健美操等,这部分学生大约占总学生人数的30%。而根据自身身体条件选择锻炼项目的学生占到总数的45%,比如篮球、足球、武术等项目。还有一部分学生锻炼行为的选择是处于随机或者附众心理。总体上看,大学生对锻炼行为的选择是理性的,反映了一定的锻炼价值观。
通过对大学生健康、锻炼观念和体育意识以及锻炼行为的选择的调查,基本反映了大学生健康观念及体育锻炼行为的总体特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可以从大学生对体育观念和健康认知入手,进一步分析形成这种状况的深层次的原因,厘清观念与行为的联系,指导大学生科学选择体育锻炼行为和方式,服务于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使大学生建立健康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对体育观念的认知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比较缺乏的领域。只是近百年来受西方体育观念的影响,中国的体育融入了西方竞技体育的一些内容,才使传统的中国体育有了生机和活力。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健康是生命之本。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观念是时代的一种精神,也是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和理念。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就提出:健康不仅是免予疾病和衰弱,而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的完美状态。新的健康目标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念转换。追求一种更积极、更高层次的适应和发展,是一种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
大学生正是接受教育形成价值观和健康观念的黄金时期,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对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有决定性的影响。学校体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指导和引导学生确立良好的体育观念,建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和体育锻炼意识,指导和培养学生成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忠实执行者。
引导学生学习并探索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丰富体育锻炼的专业技能,形成科学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结合自身的条件,有效地促进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形成完整的健康观念。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体育生理、卫生保健、安全、营养等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识的健康贯穿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锻炼,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且和民族及国家的整体素质息息相关。决定了祖国未来的成败兴衰。大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成长非常迅速。而因为面临就业、社会变革、家庭、学校的期望,以及学习上的巨大压力,容易导致社会适应危机。特别是不健康的身心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影响到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开展大学生体育锻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的成长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运动、营养、遗传等,而体育锻炼可促进机体骨骼的生长,对大学生的心肺功能,起到一定的提升,能够改善身体的各项功能和系统结构,使身体得到全面的协调。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体育锻炼,能使大学生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得到有效的缓解。消除因为学习压力而带来的不良情绪。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情绪等因素,和大学生参与有活力的娱乐活动,及体育锻炼,关系非常密切,同时,体育锻炼还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
当前,我国有越来越庞大的独生子女队伍,而大学生是这一群体的主体。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独生子女症。这一症状的主要特点,是有较差的动手能力、个性畸形、任性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而作为机体锻炼的直接手段,体育锻炼可促进大学生基本技能的提升。通过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以及善于交际、活泼的个性,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今后健康的成长夯实基础。而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成效是,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增长了“投、跑、跳”的能力,使身体的灵巧性和协调性大大提升。
体育锻炼对改善大学生的健康状况,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所发挥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学校生活的大学生,应充分的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各项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首先学校应对开展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进行大力宣传,使学生能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更加清醒的认知,这样才能自觉的参加各项体育锻炼。其次,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校还应适当的组织各种体育活动,通过举办各项体育赛事,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在提高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也使体育锻炼的成效性得到提升。
良好的环境和完善的设施,能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成效性做出保障。因此,学校应对体育锻炼的场地和设施,尽可能的完善。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开展。一方面,学校应对各个体育设施和体育场馆尽可能的开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尽管大学生的业余时间较多,但却有着非常有限的体育锻炼时间,因此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可使锻炼的效果得到一定的提升。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要重视体育理论教育,更要对课堂教学中的体育锻炼,引起足够的重视。可通过组织体育游戏和体育锻炼等,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教师可亲自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体育锻炼,这样会使体育锻炼的效果达到最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同时,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氛围,也是提升大学生锻炼成效的方法,可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进一步开展。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大学生类型不同,所选择的运动项目也应该有所不同。应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在实践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选择体育项目。对于那些急躁型和体弱多病的大学生,可选择那些持久性、有较小强度的体育项目,如慢跑等。而对于那些性格孤僻的大学生,尽量选择一些集体项目,如拔河和篮球等。对于性格胆怯的学生,可选择锻炼胆量的运动项目,如平衡木和滑冰等。而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大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时,应对肌肉发育的均衡性引起高度的重视,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对身体的各个环节进行锻炼。
大学应认真贯彻和执行教育部“关于开展阳光体育锻炼”的文件精神,并通过全过程的评估、管理和监督与跟进,掌握阳关体育的实施情况。加大考评力度,将评估机制的导向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对学生每天进行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做出保障,同时,政府还应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提供各项完善的条件,促进高校阳光体育锻炼的顺利实施。
大学生体育锻炼,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及身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需要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而如何才能更好的提供体育锻炼的成效,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所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从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为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条件、重视课堂教学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大学生体育锻炼成效的策略。
[1]田海滨.对我省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研究[N].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3]顾民.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学因素分析[N].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6)
在运动心理学领域,身体活动是个上位概念,它是指任何由骨骼肌肉产生的导致能量消耗的身体移动,包括体育锻炼以及职业劳动。也有学者认为,身体活动是指那些能量消耗高于休息时新陈代谢水平的人类活动,通常指那些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的有助于健康的身体活动,如有规律的长时间散步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官网、骑单车、爬楼梯等等。而体育锻炼则包括各种与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份等有关的活动形式,它通常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如慢跑、举重等。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这一方面与人们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有关,另一方面,也受到生物医学领域大脑-机体二元论观点的影响,该观点认为,身体和心理相互分割,所有的疾病和身体不适都与解剖结构的变化和生理过程的紊乱有关,与大脑无任何关系。因此,这种身心分割的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的进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社会环境的变化使运动心理学家们开始将注意力从研究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转移到研究普通育锻炼的心理状态,锻炼心理学因此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
20世纪70年代,一些与生活方式有关的慢性疾病、不适或损伤变成了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此前,一些传染性疾病如流行冒、肺炎、胃肠炎等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后,人们开始关注疾病的预防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作为健康行为之一的体育锻炼有着积极的身心效应,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减少疾病,还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愉悦感。因此,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也被受广泛的注意。
医疗费用上升、余暇时间增多、传统治疗手段有限等因素的出现是致使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医疗器械不断出现,其使用价值局限很大,价格也非常的昂贵,如一盒五行针价格在100-200元之间,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是近半个月的收入了;都市上班族现在的假期越来越多,闲暇时间就多了,而玩的机会也普遍上升,上网打游戏,使其大脑受到辐射,严重得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很明显,体育锻炼是一种非常经济、合算的健康行为。因而,体育锻炼也开始受到人们的欢迎,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和身体活动纷纷涌现出来,而锻炼心理学也就因此又寻回了其存在的社会价值。
健康的内涵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现代人在健康观念上发生的变化,是促进锻炼心理学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有了全新的理解,健康不再被看作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被看作一种良好状态的存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健康和疾病是生物、心理、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这也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出现了大量关于锻炼的心理疗效的研究,其中很多涉及到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锻炼疗法,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症、酒精或药物依赖等。据统计,1983年至1990期间,对抑郁群体的研究增加了约40%,有23项研究是针对锻炼的抗抑郁效能,有42项研究是针对焦虑、心境和其他自评症状,另外还有一些研究是对抑郁、焦虑以及自我概念等所进行的元素分析。此后,研究者又对锻炼处方、锻炼动机、锻炼人群、锻炼干预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
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影响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因而它既是一种医学现象、心理现象,同时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理论界一直众说纷纭,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心理健康进行了解释。在《心理学百科全书》中,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卫生,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2)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其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地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关于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一直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国际心理卫生学会确立的心理健康标准是:身体、智力、情绪反应协调,能较好地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为: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乐观,精神舒畅;意志坚强,做事有目的、计划、步骤、方法,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人格健全,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均正常;养成健康习惯和行为,无不良行为;精力充沛地适应社会,人际关系良好。季浏(1995)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准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智力正常;(2)适当的情绪控制能力;(3)对自己能作出适当的评价;(4)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1]。王极盛(1998)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为:(1)智力正常;(2)心理特点符合年龄;(3)情绪稳定而愉快;(4)意志健全;(5)行为协调;(6)人际关系适应;(7)反应适度[2]。
心理耗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是一种运动应激症状,它是指运动者在运动中因长期无法应付的运动应激而产生的一种耗竭性心理生理反应,它与运动者的认知因素直接相关。有研究者认为,心理耗竭是一种综合症,是体力和情感被耗尽、运动被贬值和运动表现不佳的综合表现。心理耗竭不仅损害心理健康,而且往往会直接导致运动者中途退出锻炼。其主要症状如下:失去活动的;失眠;躯体和心理上的精疲力竭;消极的自我意识;头痛;心境变化;药物滥用;价值观和信念的变化;孤立感;焦虑等。
应用最为广泛的心理耗竭测量工具是心理耗竭量表,它主要用来测量自我报告的疲劳感的频率和强度。该量表主要测量心理耗竭的三个成分:(1)心理上的耗竭:自我感觉精疲力竭。(2)去人性化:消极的自我意识和一种对生活、工作、他人的消极态度。这是一种对人疏远的感觉和宛如行尸走肉般的经验。(3)个人成就感:是一个人具有胜任能力和成功愿望的感觉。疲劳者常常会感到低成就感,这通常是由于自己感到缺乏控制情境的能力。
[1] 颜军等.体育运动对神经心理免疫影响的研究述评[J].体育与科学,1999,18(5):48-52.
[3] 颜军.运动损伤与运动性疲劳的心理因素[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52-55.
[4] 王长生.体育健身中的心理疲劳及其疗法[J].湖北体育科技,2000(2):61-64.
[5] 简耀辉等译.竞技与健身运动心理学[J].运动心理学会,2002(3):44-46.
高校健康体育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以及促进身心健康状态为目的,通过传授相应的健身方法和自我健康诊断、检查、评价和实施为中心的一种体育教育方式。它是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结合运动实践、环境、心理、防护、保健医疗以及生活方式而进行的终生受益的教育活动。
从体育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社会发展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学科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当前体育教育效益不高、学生体质下降、运动能力不足的现代“文明病”的不断蔓延的情况下,给我们提出了加强对学生的健康体育教育,提高体育教育的兴趣性以及实用性的要求。作为充分强调健康意识,自我检测评价和实施健康运动的健康体育教育来说,它从学生实际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角度出发,无疑是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深化改革的有力武器。
纵观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现状,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自由性。在体育教学中并没有把它和促进健康,提高健康水平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如何紧密的结合个体的生物学规律开展体育教育,这正是健康体育教育所要表现的内在本质。
作为人的个体来说,锻炼必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而不能认为只要锻炼就能健身,这种传统的生物学观念应当得到彻底的转变。而应以一套科学系统完整的运动观来指导实践,并从实践中不断修订目标,形成一个良性的反馈系统。随着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劳动强度降低、精神压力加大、物质生活更加丰富而造成的现代社会“文明病”日趋增多,如精神紧张、肥胖、活动时间减少等社会综合症,使人们对运动的需求增加。参加健康体育运动无疑是一种妙药良医,学习掌握健康体育锻练的手段和方法将成为人们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
健康体育锻炼是一个动态的连续发展过程,对高中毕业后未能直接进入社会工作岗位而是到高校继续学习的大学生们来说,健康体育锻炼的意义则更具有特殊性。大学生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信息的迅速传播,使大学生们的学习压力更趋严重,从某种意义上讲,除了必要的休息和饮食外,健康体育锻炼已是现代大学生们唯一或主要的身体活动内容与方式。
从年龄发展阶段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青年人与成年人的过渡期乃至成年早期。从人的整体发展过程来看,这一时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期,也是人一生身心发展的敏感期或易变期,学习与工作,婚姻与家庭,照顾老人与哺育下一代、事业发展与社会交往等等,都会从有利或不利的方面影响身心的协调发展,最容易造成受高等教育者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或不协调性,如何防止这种倾向的出现,健康体育的观点是极具现实意义的。积极培养健康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并在结合自己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一步发展健康体育锻炼,是受高等教育者接受现代生活方式的挑战,将获得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由于大学期间生理、心理的需要,参加健康体育锻炼是丰富业余生活,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方面。大学时期的紧张学习与工作需要适当调整,通过适当的健康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健身,也可以调感情、增知识、强意志。所以,大学期间参加健康体育锻炼是丰富生活,愉悦身心,加强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
大学期间是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健康体育打下牢固基础的重要阶段,人在进入中年后能否坚持进行健康体育锻炼,与大学期间的健康体育锻炼习惯与能力有直接关系。
健康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学生则是未来社会的竞争者,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主力军。健康健身的体育内容其主要成份正是竞赛和运动训练,通过各种有竞争性的比赛和运动训练,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战胜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使学生体会胜利的来之不易和胜利后的快乐感及喜悦心情。可为学生今后进入强烈竞争的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好地适应社会。健康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健康体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体质得到增强,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学生体质的好坏不但取决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也取决于健康的心理素质。有研究表明,人的体质与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健康体育是以快乐有趣为主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以浓厚的兴趣,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体育学习,达到增强体力,发展个性和能力,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健康体育锻炼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社会需要体育,未来社会更离不开体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健康提出更高的要求,要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度、高强度、高效率的要求,人们需要有更健康更强健的身体。
大学生时期正是人生精力最充沛、生活最多彩的黄金时期,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大学生的神经系统功能极为健全,心肺系统功能基本完善,生殖系统成熟,运动器官系统表现为稳定发展。但由于地区差异、个体差异及性别差异,运动素质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从心理学角度看,大学阶段是人的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较为强烈,理性较强但情感极为丰富,性意识增强,智力水平较高;从社会学角度看,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大学生已基本具备参与社会交往及社会活动的能力。大学时期身体发育虽然趋于完善,但是为了获得健美的体型和健康的体魄,健康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如跑步、打篮、排球、踢足球、游泳、滑冰、韵律操等都是较好的锻炼手段。强有力的心肺系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生理条件,也是今后一生从事各种工作、健康长寿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个大学生应具有匀称的体形,坚实的肌肉,强壮的身体这样一个外部健美的形象。因此,抓紧大学阶段身体定型前的促进体格发育、增强肌肉力量的锻炼,是刻不容缓的。举重、体操、游泳、划船等都可以有效的改善体形。
这些内容增强体质之效不一定非常显著,但对松驰紧张学习后的神经,消除疲劳,获得轻松愉快情绪,达到心理平衡则有重要作用。如各种活动、非正式的各项球类比赛、有优美音乐伴奏的各种体操舞蹈、校园池边的漫步、周末周日的郊游等。对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进行以上三方面的锻炼,以一二项为主,辅之以第三项内容,是可以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学习的目的。
4.1健康体育教育学的构建是对高校体育目的任务的进一步深化,是促进高校体育和大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重要基础,既考虑学生在校时的身体健康,又要为学生今后健康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方法。
4.2实现健康体育教育应从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体系入手,开设学生喜爱的、健身性强的、适合终身锻炼的运动项目,建立合理的考试评价标准和方法,使学生体会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
随着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导致部分女性提早进入围绝经期,由此形成一个值得医学界关注的社会问题\[1\]。研究表明,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改善肥胖、癌症、心血管疾病及性机能障碍等生理疾患,而且能够降低焦虑水平、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2\]。进行规律体育锻炼对于女性顺利渡过围绝经期时期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对身体无任何毒副作用而又简便易行的方法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对围绝经期女性锻炼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相关因素进行测量分析,为促进围绝经期女性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2010年6月~2010年12月。以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下属两个社区卫生站所辖围绝经期女性1413人,纳入标准 :①年龄40~60岁。其中40~45岁351例,46~50岁392例,51~55岁365 例,56~60岁305例,平均(46.57±3.52)岁 ;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329例 ,高中713例 ,大专及以上371例;已绝经482 名,未绝经931名。②未绝经者近六个月内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加等症状。③有读写能力 ,能独立完成问卷 ,精神健康,自愿参加此研究者。排除标准:严重视、听力障碍, 严重下肢疾患和心肺疾患,不能理解内容者。
采用统一编制的社区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由经专业培训调查人员对既定人群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月收入等;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包括参加锻炼的次数、强度及时间、锻炼的目的、不经常参加锻炼的原因、认识锻炼的必要性等,并对体育锻炼经常参与率人群特征进行分析。
全部资料经收集和整理后输入计算机数据库,按系统分类统计各种异常检查结果,用SPSS10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2.1.1体育锻炼经常参与率本次调查两个社区40~60岁围绝经期女性居民1413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471人,占总人数的33.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定义为:每周参加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3次或以上,每次持续至少30分钟。每周锻炼少于3次的占总人数的53.5% ,13.2%从不参与锻炼运动。
2.1.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围绝经期女性中,有59.4 %的女性表示自己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维护健康,48.5%的女性是为了增加社会交往,35.6%的女性认为锻炼保持身材健美从而提高自信,10.7%的女性认为锻炼可以调节精神,提高适应能力。
2.1.3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本次调查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围绝经期女性有45.7%认为工作压力大和家务繁多,没有足够精力和时间有规律的参加体育锻炼,其他客观原因依次排序如下:缺乏专业教练指导(21.4%)、缺乏锻炼场地及设施(17.7%)、缺乏锻炼相关知识(12.3%)、经济条件不允许(2.9%)。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原因中57.9%认为锻炼没必要,19.1%不喜欢运动锻炼,17.1%认为自己不适合锻炼。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问题成为社会生活中的核心问题。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围绝经期女性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群体,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围绝经期女性锻炼行为不理想,能进行规律锻炼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33.3%,每周锻炼少于3次的占总人数的53.5%,13.2%围绝经期女性从不参与锻炼运动。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围绝经期女性承担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角色压力,家庭事务繁多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官网、工作压力大是绝大部分围绝经期女性运动不足的客观原因。导致运动不足的主观原因主要是缺乏参与锻炼的动机 ,认为锻炼对健康状况不会产生影响。医护人员应帮助女性认识到规律锻炼是维护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科学的运动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有利于缓解压力和保持心情舒畅,有益于身体心理健康,认识的改变形成态度和信念的基础,从而产生进行规律锻炼的主观愿望,激发参与兴趣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围绝经期女性锻炼行为把增强体质维护健康作为体育锻炼活动的首要目的。其次是增加社会交往及保持身材健美,可见参与规律锻炼围绝经期女性对锻炼身体的目标认知已经比较明确。医护人员应帮助女性提高规律锻炼健身意识,尤其使其认识到健康是高效率工作的保障,是高质量生活的前提,对改善人的生理机能、心理活动、预防疾病和增进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帮助更多的围绝经期女性有计划有组织的经常性的参与各种体育锻炼活动,提高围绝经期女性规律锻炼经常参与率。
在调查者中,56~60岁年龄段锻炼行为较其他年龄段增高显著,可能因为56~60岁年龄段的女性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后,更需要与朋友沟通 ,她们对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运动显示出更大的热情,也更加注重锻炼的社会交往功能,愿意以锻炼身体为途径,增加人际交往范围,互相沟通交流 ,使情绪得到有效宣泄,维护心理平衡的同时在锻炼组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可以满足一种成就感。教育程度高者体育锻炼动机水平较高,可能是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更懂得参加体育锻炼对自己身体的意义,自我保健意识强,她们一般具有较好的职业,更加注重自我的发展,更愿意参与到运动锻炼中来。
有研究表明\[3\]运动锻炼能缓解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紧张、焦虑等症状,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的睡眠,产生积极心理效应,激发积极生理应答及社会适应力,以达到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生活质量的目的。但是良好的锻炼习惯养成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医护人员需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指导女性根据自身的能力尽早选择制定合理、安全、有效的锻炼方式,每天适当参加有效锻炼,适当维持体内激素水平,改善围绝经期症状\[4\]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官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围绝经期女性真正提高生活质量。
\[1\]崔妫.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状的心理干预.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702-704.
\[3\]谢月霞, 郭惠仙.有氧健身操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护理学报,2009,16(23):47-49.
体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但是因为体育锻炼对人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促进作用,更因为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培养21世纪优秀人才的必然要求,所以,我们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抓好体育工作。笔者认为,早操和课间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中学阶段,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
“早操、课间操”是课外体育的一种形式,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生一天中必需的活动内容。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重要时期,需要进行经常的、全面的体育锻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所消耗的能量物质,在锻炼后经过合理地休息能得到超额的补偿。只有使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安排学生的体育活动,实现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才能使消耗和补偿不间断地交替进行,从而使机体内部的能量储备越来越多,学生体质日益增强。
通过“早操”,可使学生精神振奋,并有组织地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课间操”有助于消除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疲劳,防止身体畸形,保护视力,提高学习效率;能巩固和提高知识技能,培养主义道德意志品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过上操,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他们在学校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将来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通过上操,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上操,还能起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
“早操、课间操”是学校在规定时间内结合作息制度安排的体育锻炼。“早操”是在早晨或课前进行的体育锻炼。如何合理安排两操,提高其最大效果呢?
一是高等学校和有住宿条件的学校应在每天清晨学生起床后进行20分钟的早锻炼。无住宿条件的学校,可在每天上课前进行10-15分钟的课前操。二是早操可进行跑步、做体操、练武术或发展身体素质的简单练习。 转贴于
“课间操”是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的休息时间内进行的,时间20分钟左右。“课间操”的内容,除了做广播操外,还可以安排游戏、舞蹈和功能性的体操等简单易行的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负荷不宜过大,使学生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激发活泼愉快的情绪,得到积极性休息,从而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下节文化课的学习中。
要想提高两操的质量,就要加强对学生科学上好两操的引导与教育,比如大雾天注意事项、上早操前要做哪些准备活动、跑步时要注意什么、做操时四肢的伸展程度如何等等。
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刻认识两操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两操不是摆样子,不是做表面文章,不是敷衍上级的检查,所以一定要真抓实干,一定要做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两操的开展要有计划性,要讲科学性,要讲实效性,同时更要加强周密的监督和严格的管理。
两操是学生在校期间教育管理、学习锻炼的重要内容,它是学校的课程之一,是所有学生必修的内容之一,所有学生一定要上好。一是两操的进行一定要正常,不能因为一点天气的原因就中止,要持之以恒。锻炼讲究的就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只有这样,才能练出好身体。二是从校到各级各班,都要安排专门的人员抓好此项工作,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确保有锻炼能力的学生都能按时保质地锻炼好。
我国教育体制在不断改革,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想充分体现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校的体育教学就应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加强师生交流,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体育运动是保持机能、体能处于最佳状态,增强人们的体质的有效手段,在人的一生中都必须选择不同的身体锻练的形式和内容,以增强体质,延缓生命衰老。因而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是提高身体健康的有效方式。由于人的健康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体质的强与弱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不进行锻练,强的会变成弱,经常有规律地锻练,弱的可以变强,因而只有经常进行体育锻练,才能长久地拥有健康的身体。现代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既是一场智力的角逐,更是一场体力的较量,没有健康的身体,将很难坚持到最后的胜利。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教育体制虽然在不断改革,但部分初高中学校为了提高自身升学率,只重视学生的文化课程,未能充分的重视体育教育,以至于学生们将注意力放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上,学校的体育课程流于形式。这种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利于使学生形成自身的终身体育意识。
从现在来看,目前,大部分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比较肤浅,不能深刻认识到其重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学生的成长环境越来越优越,因此,学生缺乏必要的吃苦耐劳精神,意志力较薄弱,这不利于学生树立自身的体育意识。
中学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学习方法、行为习惯、思想意识对中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学生日后的身体健康。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工作与学生的参与意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为增加体育知识的趣味性,教育应在参照课程大纲的基础之上认真设计每一个体育环节,让体育课堂成为学生们眼中的乐园,让学生充分学习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们接受体育教育。学生们有了参与意识,就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把学习体育知识当成一种乐趣,把体育运动当成生活习惯。
素质教育提倡健康与体育并行,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学校应采取相应措施将学生的自我锻炼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常识,提高技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让其拥有健康的体魄。从教师角度看,应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中贯彻自主锻炼内容,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让学生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提高其自我锻炼能力,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自身体质,树立终身体育意识。除体育技术教学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了解当今体坛的新发展、心动向,让其真正懂得终身体育锻炼的作用与积极意义。
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学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多媒体教学逐渐深入,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渴求,因此,初高中学校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感受和教学体验。从体育教师角度看,教师可将学生举行过的赛事录成音像,同学生们一起分析、观看,视频播放完毕之后,可将其中的体育知识点与理论告诉学生,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提高其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会更加热爱体育,会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
教师的谆谆教导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的专业素质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际体育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喜欢不同的体育项目,体育项目多且复杂,学生遇到与体育项目相关的问题时,会求助于体育教师,因此,体育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日常教学中,体育教师应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关注体育新闻,不断充实自己,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才能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融入健康教育课程,从社会、心理、生理等多角度说明健康对学生日后生活、学习、工作的影响,让其认识到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充分理解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让学生树立“只有坚持锻炼,才能一生健康”的思想。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发挥其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应经成为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需要。为贯彻落实素质教育,高初中学校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关注体育新闻,转变体育教学方式,渗透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让学生树立“只有坚持锻炼,才能一生健康”的思想。
[2]张允化.中学体育教学中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06).
(一)能够较好地适应老年生活。进入老年,从岗位上退下来,社会身份、生活内容等许多方面也必然随之变化。能否从心理上积极适应新的生活,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二) 自我认知能力强,能容纳自己。退休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面对地位的变化、权力的失去、经济收入的减少、与家人孩子关系的变动(由被依赖者转为依赖者)等情况,必然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健康的老年人,是能正确认识自己、容纳自己的。
(三) 对生活充满了兴趣。许多老年人能够在晚年生活中发展新的兴趣、爱好,使退休生活充实有意义,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如对书画、收藏、跳舞、歌咏、旅游、社会公益活动、体育锻炼等活动的参与,既体现了老年人依然充满朝气的生命力,又是他们创造精神和热爱生活的具体表现。
(四)能建立起新的交往圈子。人是社会中的人,乐群性是人的天性。但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人的交往是有选择的。有无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老人心理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
(五) 能与家人和睦相处。一些老人退休后脾气变坏了,常因生活小节跟老伴、儿女合不到一块。如果不是子女不孝、不尊重老人引起的,很可能就是老年人的心态因退休后的不适应,产生了消极变化,应及时进行心理调整。如果自己调整有困难,就应该求助于心理咨询工作者。
(六)能接受新事物,与社会有效相处。有句经常说的话:活到老,学到老。如果老年人乐于认识新事物、理解新事物、接受新事物,顺应社会发展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就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人格的完整。人若能不断更新自己的价值观念,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保持心理上的永远年轻。
(七)智力健全。智力包括感知觉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等方面。主要表现为:老年人感觉、知觉尚好,能对事物做出符合逻辑的判断,能够记住必须要记的事,在正常生活中,休闲娱乐活动中能有创造的和表现等等。
(一)老年育锻炼参与率较低。老年育锻炼参与率较低,城乡差异较大。城市老年人各项活动的参与率均高于农村老年人。老年人参与的体育锻炼强度较小。城乡老年人散步的参与率最高,在70%~85%之间,其次是逛公园,再次是做保健操。可见,这些锻炼项目均属于静养性锻炼,锻炼强度较低。
(二)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年龄差异较大。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体育参与率越来越小。60~69岁这个阶段是老年人口参与体育锻炼的“活跃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参与体育锻炼的强度逐渐降低。但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无论出于哪一个年龄阶段,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一般都集中在静养型锻炼上,且主要是散步。
(三) 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存在性别差异。城市男性老年人在参与体育锻炼的种类上面倾向于较为剧烈的运动,而女性老年人更倾向于和缓的锻炼。
(一)认知功能。以老年性痴呆为例,从痴呆和非痴呆老年人两组人群的过去和目前的行为因素来看,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患老年性痴呆的比例要远远低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患老年性痴呆的比例。
(二)负性情绪。休闲健身、静养性锻炼、经济保障、健康状况、家庭支持、受教育程度都是与老年人负性情绪显著负相关的变量,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参与静养性锻炼,会大大减少老年人负性情绪的发生,此外,经济有保障、健康状况良好、受过良好教育者也是减少老年人负性情绪的重要因素。
(三)主观幸福感。据报道,经常参与休闲健身的城市老年人口,感觉“较幸福”的人所占的比例为68.3%,可以看出,娱乐性的健身运动对老年人的心态是有正向影响的。步行、慢跑等静养性锻炼能积极促进老人精神健康,适度的锻炼可以转移注意力,减轻或忘却不良的情绪,产生快乐愉快之感,促使幸福心态的产生。